体育部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学校首页首页体育部概况体育教学体育科研体育竞赛户外运动体质监测党群工作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首页>>党群工作>>学习教育>>正文

冲决过去历史之罗网
2021-06-30 11:57   审核人:

北大红楼、中法大学、陈独秀旧居、李大钊故居……

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不经意间就会被这些颇具民国气息的建筑所吸引,它们犹如一颗颗闪烁的明珠,镶嵌于京城肌理之中。

这既是北京的红色文化符号,也是百年前有识之士寻求救亡图存之路的见证。

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等列强用坚船利炮叩开清廷闭锁的大门,割地、赔款、租界、不平等条约接踵而至,华夏大地满目疮痍,日益腐朽的清政府,难担御辱强国之重任,中华民族风雨飘摇。

不堪屈辱,力挽狂澜。太平天国揭竿而起、洋务运动师夷长技、戊戌维新变法图强、义和团军扶清灭洋,革新变法先后登场,然结果无一例外,饮恨而终。

泱泱中华,何去何从?

从迷梦中愕然惊醒的有识之士,发起辛亥革命,推翻清帝统治,组建革命政党,成立共和政府,开启国民理智,留法寻求真理……

为求救亡图存,为寻复兴之路,一场暴风骤雨大幕开启。

第一次喊出“振兴中华”口号

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在我国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建造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呼声渐趋高涨。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人物孙中山,于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创立兴中会,第一次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905年,他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革命纲领,首次提出了以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取代腐朽专制清王朝的革命目标。

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先后在湘赣边、广东、广西、云南发动数十次武装起义,革命高潮终于在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打响,全国各地纷纷响应,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孙中山为了得到手握兵权的北洋军阀袁世凯的支持,表示“如清帝退位,宣布共和,即让位于袁氏。”

袁世凯取得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宝座后,便把政府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为了巩固扩大自己的权力,他再三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1912年8月24日,孙中山抵达北京,袁世凯以国家元首的规格接待了他,还在位于今西城区虎坊路3号的湖广会馆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大会。

19岁的《民国报》记者梁漱溟当天一大早就赶来采访。上午的欢迎会被报纸描述为:“男女各界皆欢欣鼓舞,争以一瞻伟人颜色为快,故到会者三千人,为从来未有。”可见,当时全国上下对中华民国力挽狂澜寄予厚望。

孙中山操着浓重的广东口音发表演讲:“……今专制业已推翻,破坏之局已终,建设之局伊始。然以二者相较,破坏易,建设难。易者既赖全国同胞相助,则难者更当欲全国同胞相助,庶可巩固此中华民国也。”

8月25日下午,在孙中山的见证下,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促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五政党在湖广会馆合并成立国民党。成立大会上,孙中山解释了“三民主义”,其中特别强调了“民生主义”的重要意义,并且满怀激情地描述了革命的前景:十年之内建造一个地球上最优美、最文明的中华民国!

可怜购得假共和

憧憬美好,而事与愿违。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操纵选举,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随后,又撕下民主的伪装,复辟帝制,下令解散国民党,取消国会,撕毁约法,还派人暗杀了国民党代理事长宋教仁!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此后,仁人志士又尝试过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政体,均以失败而告终。“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陈独秀、黄兴等革命志士被迫流亡海外。

此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在欧洲打响,趁着德国在欧洲战场分身乏术,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1915年5月9日,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群众纷纷上街示威游行、工人罢工抗议。消息传到日本,正在求学的李大钊、高一涵等有识青年毅然起身,群情激昂地呼吁回国倒袁。

而此时,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正倒行逆施地大肆鼓吹“尊孔复古”,谋划复辟帝制,好在帝制仅存续83天便毙命。袁世凯病亡后,中华大地进入军阀割据混战期。

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的救亡图存之路,成为摆在有识之士眼前的必答题。

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

文化是政治的先导。

陈独秀等人吸取教训后认识到,中国所面临的强敌不仅强在武力上,更强在思想和理念上。“欲图根本之救亡,必改造中国国民性。”他们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罗网,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发起了廓清蒙昧、启发理智的启蒙运动。

1915年6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国,9月15日即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首刊发行便引起了轰动,远在湖南的毛泽东、天津的周恩来等进步青年都为《青年杂志》的耳目一新而震撼,新文化运动由此发轫。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拥护“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也就是提倡民主和科学,以进化论观点和人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大力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1917年,陈独秀应蔡元培之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之北上,落户陈独秀在北京的住地——箭杆胡同9号。

箭杆胡同位于故宫东侧,当年的箭杆胡同9号现已变更为箭杆胡同20号,院门朝北而开,门口立着一块石碑,上书“陈独秀旧居”。旧居经修缮后,今年6月1日正式开放,入院是一道由第二卷第一号《新青年》封面装饰的照壁墙,全新的布展还原了当年编辑部的工作。

《新青年》入京后,继李大钊之后,一批有志青年胡适、钱玄同、刘半农、鲁迅、周作人、沈隐默、陶孟和等陆续加入《新青年》,成为《新青年》的主力作者、同人编辑,《新青年》从此如虎添翼,新文化运动也逐渐走向高潮。

《新青年》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李大钊的《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等一篇篇引起社会轰动的文章,激起了广大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反封建、反礼教的热潮。邓中夏、赵世炎等一批北大学子团结在《新青年》周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从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向封建复古势力发起猛烈的冲击。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新青年》逐渐成为运动的领导中心,北大成为了主阵地。

《新青年》从1918年1月出版第四卷第一号起,全部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刊登新诗、白话小说等。为把文学革命引向深入,1918年3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三号上刊出了两封信件。一封是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杂志社的公开信,全信以文言文写成,共4000余字,故意以一个封建思想、封建文化卫道士的口吻,历数《新青年》和新文化运动的罪状;另一封则是刘半农以“半农”为名发表的万字长文《复王敬轩书》,对“王敬轩”反对文学革命、为封建旧文学辩护的观点痛加批驳。

这就是新文化运动史上著名的“双簧戏”。“王敬轩”影射当时知名的反对派代表林纾,“双簧戏”成功引诱林纾出来应战,最终以《新青年》大获全胜而告终。“双簧戏”极大地提升了《新青年》的舆论影响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得以深入人心。

接着,鲁迅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旧礼教旧道德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此后,鲁迅接连发表了《孔乙己》《药》等一批白话小说,更是为新文化运动添加了一剂剂“猛药”。

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毛泽东返回长沙提议成立了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的新民学会,并创办了《湘江评论》;周恩来为代表的进步青年在天津成立了觉悟社,《觉悟》也由此开始传播进步思想。

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如山雨欲来之势,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为振兴中华造就卓越的领袖人物

新文化运动在国内方兴未艾之时,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民族救亡力量,也在世界各地开始萌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大批学生远赴英美法日等国留学,寻求救国图强之道,其中尤以赴法勤工俭学为甚。

回首百年前青年学子赴法寻求救国真理的沧桑岁月,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名誉会长端木美在《纪念留法勤工俭学一百年》一文中这样评价:“一百年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重大贡献就是为民族解放、振兴中华造就了卓越的领袖人物。”

1916年底,蔡元培从法归来出任北大校长,同期回国的还有李石曾、吴稚晖等有识之士,他们以“输世界文明于国内”为宗旨,以“法兰西文明天下第一”为鼓吹口号,在国内掀起了一股青年学子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

这得益于两个机缘:一是一战后,法国出现了劳工荒,华工需求量巨大;二是“豆腐博士”李石曾的推动。

李石曾是河北保定高阳县人,他于1902年赴法留学,期间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以化学方法研究大豆的专著——《大豆的研究》,并在那里开办了豆腐公司,把中国豆腐和老家高阳的华工带到了巴黎。

为改变这些工人不识字、没文化的状况,李石曾试办“工余求学”夜校,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且受到蔡元培、孙中山等人的赞赏。被李石曾请去给工人们讲过几次课的蔡元培一琢磨:工人“工余求学”尚能有所成,学生“学余做工”岂不是进步更快,高昂的学费问题还能迎刃而解!

于是,1915年,留法俭学会在巴黎成立,第二年又成立了法华教育会,接着华工学校在巴黎开办,为回国发动学子赴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917年夏,李石曾返乡拜见好友段子均,发现高阳县布里村正流行夜校,学风兴盛,很多赴法见过世面的华工还在这里当起了老师。李石曾见状,当即拍板:“像当年办豆腐训练班一样,就在布里村开办留法预备学校!”由此,一场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从这里发端,迅速席卷全国。

“法国学堂在布里,布里从此不平凡”。百年后的今天,布里村人仍引以为傲。记者从北京向南驱车近200公里,来到了这个在保定地图上都难以找到的小村庄。

曾经的留法工艺学校旧址已修缮如新。学校至今保留着1917年建校之初的格局,只是在老校门的前面,加了一道上方书有“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的灰白色新校门和一处小花园。学校最特别的要数那扇与周边民居格格不入的老校门,校门上方有一块白色的“山”字形砖塔,两边圆中间尖,颇有法国哥特式建筑的味道,下部及两边墙体磨砖对缝,又是典型的北方农村民居风格。

高阳县文化馆文史创作员史克己介绍,这个校门是李石曾亲自设计的,取意于“中西合璧,学贯东西”。学校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现存平房11间,包括教室、实习工厂、蔡和森故居、李石曾生平展室和学生宿舍等。这里共举办过三期培训班,近70人赴法留学。蔡和森曾在此任教并学习法语,院内还有一棵由他亲手栽种的百年洋槐。

今天,留法学校旧址已被陈设为展厅,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旧物,一段段影像,诉说着百年前那段青年学子留法勤工俭学之路的沧桑。

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的火种,从布里村迅速蔓延至保定、北京、上海、成都、长沙等地。到1920年时,全国的留法预备学校(班)已达20多处。

1919年3月至1920年12月间,包括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赵世炎、向警予、蔡畅、陈毅、李维汉等在内的约1900名青年学子先后登上“因幡丸号”“盎特莱蓬号”等巨轮远渡重洋,踏上了浪漫的法兰西国土。

1919年3月,当时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毛泽东特意由北京赶往上海,参加了第一批湖南赴法学子的欢送会。第二年春,毛泽东再次来到上海,为最后一拨新民学会会员送行。巨轮起航,他高声呼喊:“努力学习,拯救国家!”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TI YU BU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安工程大学体育部 版权所有
陕ICP备0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