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映山红盛开的季节,我们来到了井冈山。
从江西吉安机场出来,一路向西南行驶,山路盘旋,万木苍翠,泰井高速公路两旁的映山红在春风中竞相吐蕊绽放。
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点亮“星星之火”,最终形成燎原之势,改写了中国革命的命运。94年后,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我们沿着八角楼灯光的指引,触摸历史时空,再寻那幢楼、那群人、那座城……
那幢楼:灯光不灭,歌声不息
来到井冈山的第一站是位于茅坪的八角楼,这是毛泽东主席当年的住处。1927年秋,秋收起义受挫,毛泽东率军南下,选择井冈山作为立足点。
大革命失败,形势急转直下,攻打中心城市接连受挫,成立仅6年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革命的路怎么走?没有现成的答案。
两年零四个月,他们在井冈山站稳了脚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毛泽东带领革命队伍,在井冈山探索出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崭新之路。
如今,八角楼赭黄色的墙上,依稀可见当年红军战士写的标语。在二层10余平方米的小阁楼里,桌子、茶几、高背竹椅等,都是当年用过的原物。阁楼正中央顶部,一个八角形的天窗洒下温暖的阳光,斑驳的清油灯临窗摆放,蘸满墨汁的毛笔架在砚台上,似乎还散发着昨日的墨香。
井冈山斗争时期,由于敌人的封锁,油和其他物资一样极度稀缺。各连(直至营团机关)办公可点几根灯芯,都有明确规定。一盏简易的清油灯下,毛泽东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夜。他披着毯子抵御深夜的寒气,仅用一根灯芯来照明,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阐述“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那道来自八角楼上不灭的灯光,不仅指引了中国革命的方向,还透过群山环抱、潇潇夜雨,穿越时空,照耀着神州大地。
“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茅坪河的水啊闪银光,井冈山的人哎,抬头望哎,八角楼的灯光哎照四方。”每当有人远道而来,陈平梅总会站起来献唱《八角楼的灯光》。
陈平梅是拿山小学的音乐老师,是《井冈红谣》的传承人,她还有个身份是红军谢桂标的后代。1930年1月,大爷爷谢桂标化装成郎中打入敌人内部,为活捉敌五县联防总指挥罗克绍作出了贡献。谢桂标生前自创了很多红歌,他经常一边干着农活,一边教儿时的陈平梅哼唱。有了女儿后,陈平梅也领着女儿传唱这些红色歌谣,将歌谣里的故事讲给她听,“让女儿明白,她的血液里流淌着烈士的红色基因。”
那群人:为了百姓,初心依旧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陈列着这样一张老照片:破旧斑驳的民房白墙上,刷着一行标语:“红军是为劳苦工农谋利益的先锋队。”
“为什么井冈山的老百姓这么拥护红军?因为他们知道红军是穷苦人的队伍。”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原馆长肖邮华说,在90多年前的井冈山,地主恶霸长期作威作福,绝大多数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红军发动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地主豪绅的不义之财分给穷苦的老百姓。
66岁的拿山镇库下村农民兰冬妹,从父辈那里听说了太多红军亲民的故事。
1928年秋天,红军在拿山村驻扎了两个多月,“听当地的老人说,他们白天在祠堂操练,晚上为了不扰民,露营在村东面的柏树下,老百姓每家都集粮给红军,照顾红军伤病员。”红军战略转移时,山上正种着金灿灿的玉米,村民们便拿着玉米来送红军。
曾经的庄稼地,如今已是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带,拿山镇356国道旁,九丰农业博览园、黄桃合作社、猕猴桃基地等依次铺开。兰冬妹在蔬菜大棚里刚摘完西红柿,清理多余的藤蔓,“80块钱一天,一个月有2000多块钱,春节以后就没闲过。”这样充实的生活让兰冬妹觉得踏实。
早些年,兰冬妹丈夫身体不好,全家靠她一人赚钱。2016年左右,拿山镇推进产业扶贫,引进草莓和蔬菜种植,介绍兰冬妹到基地做事。“蔬菜大棚的工资,土地流转费,加上分红,一年收入将近4万元。”家里经济缓和了些,加上国家3万元建房补贴,前些年,兰冬妹建了新房子,“当年打土豪分田地,农民翻身做主,靠的是共产党;现在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靠的还是共产党!”
那座城:拔掉穷根,勇闯新路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井冈山。他强调,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至今仍在肖邮华耳边回响。他认为,“坚定执着追理想,就是要让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确保他们在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实事求是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我们在解决新时代发展中的问题时,要符合客观规律,尊重客观实际。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井冈山斗争时期,物资匮乏,共产党人带头厉行节约。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倒风逆流,我们同样要用好艰苦奋斗这个‘传家宝’。依靠群众求胜利,就是要为人民谋幸福,在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上下苦功、求实效,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如今的井冈山,告别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也不必再吃“红米饭南瓜汤”,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让他们实现了从“贫困样本”到“脱贫样本”的嬗变。
徜徉在黄洋界脚下的神山村,溪水潺潺,4000亩毛竹林连山成片。白墙灰瓦的客家民居清新典雅,5米多宽的柏油路直通山下,挂着外省牌照的旅游大巴在路上往来穿梭。
2014年以前,这里还是省定贫困村,村民住的是土坯房,年轻人出去打工,村里只剩38个老人和孩子。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神山村。他对乡亲们说:“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革命老区人们不能这么穷下去,必须要勇闯新路,带领村民脱掉穷帽子!”这是神山村原党支部书记彭水生常挂在嘴边的话。年轻的村支书彭展阳从上任那天起,就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村里请来农技员寻找因地制宜的产业、动员乡亲们转变观念,神山村很快确立了“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发动村民流转土地种植茶叶,发展高山云雾茶产业。
“村集体带领大家伙脱贫,我们有什么苦吃不得?”45岁的彭德良曾是蓝卡贫困户,2016年底,彭德良回村种茶叶。合作社提供茶苗,农技员上门指导,卖茶叶、合作社分红、土地流转收入……七七八八算下来,一年纯收入超过8万元。
“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区人民的关怀与牵挂给了乡亲们莫大的精神鼓励。71岁的左秀发是红军后代。如今,他在家中摆好石臼,支起木锤,开发打糍粑的旅游项目,旅游旺季一天收入有上千元。贫困户彭夏英开办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最多时一天接待八九桌游客,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如今的神山村,正与井冈山众多乡村一起,阔步前行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4年来,井冈山始终坚持“脱贫不止步,致富奔小康”,为其他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了一份“井冈答卷”。
2017年初,红军后代毛浩夫从英国留学归来,放弃了外地高薪的工作,回到大爷爷长眠的家乡,担任江西干部学院现场教学老师。接棒爷爷和父亲,祖孙三代成为井冈山精神的“义务宣讲员”。
凝望着漫山遍野的井冈翠竹,这位“85后”小伙动情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井冈山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坚,作为年轻人,更要守护好这份传家宝!”
采访手记
糍粑很黏 日子很甜
从茨坪镇景园宾馆打车到神山村,接单的邱师傅碰巧是神山村村民。神山村在黄洋界脚下,从山脚去村里要经过七八里盘山公路,5米多宽的山路,旁边就是悬崖峭壁,邱师傅车开得很顺溜。他非常热情,一路不停地给我们介绍老家的新变化。
村里人气很旺,刚进村,耳边一阵“喔—嗬,喔—嗬”的号子伴着杵棍击打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们循声而去,是几个游客在一户村民的院子里打糍粑。
“这是左秀发家。”邱师傅自然地示范起来,他说,打糍粑是神山村的习俗,糍粑是圆形的,寄予着当地人团团圆圆的美好愿望。
71岁的左秀发,是红军的后代,正在厨房里忙活做菜,家里经营着农家乐生意,十几个人中午到家里吃饭。他热情招呼我们坐下,桌上是一篮刚打的糍粑,冒着热气儿。左秀发把糍粑推到我们每个人面前,示意我们尝尝。看着我们吃了之后,眉眼间笑意更浓了,用方言不停追问,“怎么样,我们的土特产,不赖吧!”
这样的“家乡自信”在很多神山村村民身上都能感觉到,这两年,拔了穷根,日子好起来了,他们的言语间更增添了几分自豪。
临行前,邱师傅交代了好几遍,一定让我们打些糍粑再走,他说这样能沾点神山村的喜气和福气。
春夏相交,正是映山红盛开的季节,绚烂至极,像极了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神山村村民,黏黏的糍粑,甜在嘴里,甜到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