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的一天,首都理论界召开了一场气氛热烈的座谈会,金冲及、陈先达、林甘泉等理论家悉数到场。彼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刚刚印发,理论界研讨热潮迅速掀起。不少专家将《意见》出台喻为“春风化雨”,热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一派蓬勃气象。
1、“生命工程”:深入推进党的理论建设
研讨会上,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金冲及提到一件事:有位刚到某机关研究单位工作的年轻博士,与人说起从未看过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别人一听很吃惊,他却若无其事:“我是研究西方哲学史的,不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
故事虽小,但引发不少学者思考。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造就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但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思潮交织激荡,迫切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当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材编写滞后于时代前进步伐,忽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弱化求真务实的治学风气等现象普遍存在。
此时,《意见》出台,并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重中之重,犹如“排头兵”与“助推器”一般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明确方向、注入动力。不少专家认为:这是中央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作出的重大举措,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工程。
2004年4月,中央召开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标志着这项浩大的系统性工程正式启动。随后,工程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理论研究阐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学科教材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内容持续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不断呈现新气象。
当时,一大批思想理论界的知名学者在花甲之年甚至杖朝之年加入这项“生命工程”,担任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以满腔热忱成为工程学术与政治上的“把关人”。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逄锦聚就名列其中。“自2004年参与工程,2008年增补为咨询委员会委员,我主持编写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参与编写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几乎参与审议了全部马工程哲学社会科学教材。”逄锦聚忆起那些“天津北京两地跑、白天黑夜连轴转”的往事,感慨“忙碌充实中经历了人生第二次理论学习的高峰期”。
2009年12月,凝聚着100多位编译专家心血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在历时5年的编译之后终于问世。这两部被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先达评价为译文准确、使用率最高的“手边书”,成为强化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发展的“典范教材”。
几代理论家鞠躬尽瘁、赓续薪火,孕育出理论研究与建设的繁花硕果。如今,工程从夯基垒台到厚积成势,一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基本观点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与时俱进的教材体系、学科体系日益健全。专家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相继成立的10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为研究阐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打造了重要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今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扎实推进,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和充沛动能。
2、时代使命:着眼现实服务国家发展
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对其功能作用缺乏科学态度,理论研究成果时常受到冷遇。
当此之时,《意见》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发达的自然科学,也应该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并强调“注意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运用于各项决策中”,如同吹响了冲锋号角,激扬起时代精神。
“《意见》突出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样重要’的关系,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逄锦聚说,中国的现实发展为学术研究与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土壤,加之有党和国家政策作为支持与引导,学者当不断夯实理论基础、直面时代课题,为服务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贡献思想力量。
其间,中国智库担此历史重任,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不断凝聚社会共识与合力。自2015年中办、国办《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2020年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引导和推动智库建设健康发展、更好发挥作用”,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国智库从“数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产出了一批对决策有重要推动、给施政以重大启发、经得起历史与实践检验的战略研究和咨政成果。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忆及5年前参加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言的情景时依旧激动不已:“发思想先声,就是要拿出原创性的成果,推动思想进程,引领时代发展。”为此,他与团队开展《文化强国的关键要素及其建设研究——以当代中国为中心》课题,立足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实践,梳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规律,为构建中国文化强国的现实图景探索路径。
“走出小楼书斋、奔赴实践现场,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治学路径融会贯通,凭借深厚学养、扎实学力才能取得创新性成果。”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陈野这样谈及多年体悟。2017年,她带领团队承担了浙江省第二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中国村庄发展的浙江样本研究》。“从海岛到田园,从山区到平原,我们走遍了浙江的百余个村庄,考察、总结乡村建设的经验,为国家乡村振兴提炼浙江的实践样本。”
新时代,一批富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课题正在集中攻关,一批为党和人民服务的研究正结出硕果,不断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图景增添力量。
3、大众普及: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价格贵不贵,要看摊位费”“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翻开历年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等理论读本,随处可见如此生动上口的语句。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这些理论通俗读本用鲜活案例、透彻说理将民生、经济等领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点点滴滴写进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看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需要在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上下功夫。“马克思主义应该以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关于社会发展进程的钢铁般的逻辑。”
为了让青年群体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卢刚与团队跳出了“书斋中的说教”,引导当代青年与马克思来一场跨越时空的“相遇”。“‘学习马克思能治玻璃心’、马克思是个90后等网络‘梗’在《马克思靠谱》这本书中有了鲜活转化。”卢刚欣喜地发现,这本书已经成了书店的“畅销品”,90后的“案头书”。
继《马克思靠谱》之后,同一团队创作的首部马克思传记动漫《领风者》迅速占据B站动画国创区首播在线观看榜首。“高大上”的经典理论日益被青年所熟知,思想的种子以更具时代感与生命力的方式在一片沃野中破土萌芽、拔节生长。
韩震表示,除了提升语言表达的力量外,理论大众化还要求学者投身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立足群众呼声寻找研究切入点。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凡银对此有相似见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发现问题、找到方法,并做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在实践检验中完善实施办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017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向决策咨询、教育教学转化,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普及活动”提出明确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时代,以出版物、宣讲、视听产品等为主的传播形式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普及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断彰显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力、创造力,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铺展开一幅闪烁着思想光辉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