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部
西安工程大学关于举办第41届田径运动会的通知   
学校首页首页体育部概况体育教学体育科研体育竞赛户外运动体质监测党群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党群工作>>学习教育>>正文

三线建设:艰难时期的国家创业
2021-03-24 17:26   审核人:

冬日产草莓,早春出枇杷,入夏有芒果……加上温暖的阳光,地处西南腹地金沙江畔的攀枝花,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光热资源,是远近闻名的康养胜地,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往度假休养。

在南来北往的游客中,有一部分人会特意前往位于攀枝花新区的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充满设计感的现代化建筑里,收藏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战备为中心、以工业交通和国防科技为基础的三线建设。

攀枝花因三线而生。在酝酿三线建设的早期,面对几个有争议的选址方案,毛泽东亲自拍板“钉子就钉在攀枝花”,在这里部署建设钢铁基地。这一“钉”,打造出了一颗耀眼明珠。

“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

对于半个多世纪前中共中央的三线建设决策,不了解那段历史的人们会感到疑惑:为什么不在沿海、平原地区发展,而偏偏要到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内陆山沟沟里?

上世纪60年代笼罩在中国周边的战争阴云,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1962年10月,印度军队悍然向中国领土发动大规模入侵,尽管后来双方停火,但边境地区局势未能得到根本缓和。1963年7月,苏联与蒙古签订针对中国的关于加强蒙古南部边界防务的协定,并向中蒙边境派驻重兵。

而在南面,美国插手越南的战争逐步升级。1964年8月,美第七舰队大规模轰炸越南北部,炸弹甚至落入中越边境地区、北部湾沿岸。

周边地区严峻的安全形势让中共中央领导人感到忧虑。1963年,毛泽东在审阅一份关于工业发展的材料时指出,存在着战争可以避免和不可避免两种可能性,“但是我们应当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

1964年8月,一份主题为“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送到了毛泽东的案头。正值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按照毛泽东的批示要求,中共中央确定了一线重要工厂、学校、机关向三线迁移的重大决策。

与今天对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划分不同,当时是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后方三类地区,分别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其中三线地区是指云、贵、川、陕、甘、宁、青、晋、豫、鄂、湘等11个省区,其中西南(云、贵、川)和西北(陕、甘、宁、青)俗称大三线。

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副馆长张鸿春说,这一地区位于我国的纵深腹地,在当时要准备打仗的特定形势下,是较理想的战略后方。

“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好觉”

中共中央作出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时候,25岁的李身钊正在鞍钢研究院工作。1964年12月的一天,单位领导突然找他谈话,说国家要在西南建设一座钢铁厂,要调他去那儿工作。

李身钊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领导调他去西南的任务是参加攀枝花的科技攻关,解决普通大型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世界性难题。此前,苏联专家曾对攀枝花的矿样进行过实验,结论是这是一座“不能冶炼”的“呆矿”。

因为攀枝花矿藏丰富,又符合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要求,中央决定在那里建设西南钢铁基地。

在三线建设的一千多个项目中,攀钢可能是毛泽东最牵挂的。1964年5月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汇报时,毛泽东提到攀枝花钢铁厂时表示:“不搞,我总是不放心,打起仗来怎么办?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好觉。”

多份档案资料记录了毛泽东对攀枝花的关切:建设资金遇到困难,毛泽东说“把我的工资和稿费拿去用”;进度不理想时,他一度表示要“骑毛驴”去督促。

此外,周恩来亲自部署,邓小平亲赴攀枝花指挥,国务院两位副总理具体执行,13个部委集中会战。三线建设研究专家张鸿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发展史上,攀钢的建设堪称“重中之重”。

置身于“重中之重”,李身钊感受到的是极限挑战的节奏。他说,他们要用最少的钱、最快的速度,摸索出一套最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攀钢冶炼的技术难题。当时的很多工作同步推进,开矿、修路、建厂等同时进行,就是为了节约时间。

年轻的李身钊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催促自己:试验不能等。“你要是等到矿开采出来了再做试验,那出铁要等到哪一年去了?”

先生产,后生活,生活就是对付

今天的年轻人,在规划职业生涯时,常常面临着去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抑或是三、四线城市的选择。而在三线建设中,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响应国家号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大西南、大西北腹地的茫茫深山之中。

接到调令的时候,李身钊已经有对象了,于是请了三天婚假,买了几斤糖,在单身宿舍里把婚礼办了。那时候白天大家都要上班,婚礼是在晚上举办的。

“没啥,召之即来,就是正常的工作调动而已。”回忆起那场调动,李身钊神情淡然。李身钊在攀钢研究院一直工作到退休,这位浙江人为西南腹地的攀枝花奉献了几乎整个的职业生涯,如今他在那里安享晚年。

从1964年到1967年,李身钊所在的试验组辗转承德、西昌、北京等地,开展了1000多次试验,最终攻克了难关,为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提供了技术路线和设计依据。

后来他正式去攀枝花工作。第一次的路途就让他记忆深刻:从西昌到攀枝花大客车开了2天,到了攀枝花过金沙江上唯一的一座吊桥就花了2个小时。“要排队,因为吊桥一次只能通行一辆车。”

三线的苦,让那一代的年轻人一辈子都忘不了。1969年,28岁的鞍钢业务骨干沙寿家带着妻儿辗转9天来到攀枝花,与数十万全国各地的三线建设者参建攀枝花钢铁基地。那是他参建的第五座钢厂,也是工作、生活环境最艰苦的一座钢厂。

那时候讲的是“先生产,后生活”,生活就是对付。沙寿家的儿子沙方石记得,小时候住的是席棚子,家家户户之间隔着一面席子,隔壁打呼噜都能听见。上头是通的,这家开灯隔壁也就亮了。

有记者问李身钊那个年代苦不苦,他说苦,但是没人叫苦,因为大家都那样儿。“国家培养你的,不听分配你就没工作了,家庭养不活了。”

事实上,三线建设时期,财政状况捉襟见肘,整个国家都勒紧了裤腰带。从1964年到1980年,三线建设共投入2050多亿元,约占全国基建投资的40%,安排了钢铁、交通、能源、国防等1100多个重要项目。

攀枝花是靠着国家的创业精神建设起来的

1970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49年之际,攀钢1号高炉正式出铁。同一天,成昆铁路通车典礼在西昌隆重举行。这条途经攀枝花的铁路线也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工程,其基本设计目标是把六盘水工业基地的煤炭运到攀枝花,把攀枝花的钢铁运到重庆,又能把重庆的机器运到攀枝花和六盘水工业基地。

数据显示,到上世纪70年代末,三线地区的工业固定资产由292亿元增加到1543亿元,增长了4.28倍,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工业总产值增长3.92倍。特别是国防工业,到了1975年,三线地区的各项指标都已超过一二线地区。

张鸿春说,三线建设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亿元,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多万,共安排建设项目1100多个,其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乃至整个世界工业建设史上堪称奇迹。

一个较普遍的观点认为,三线建设促进了内地省区的经济繁荣和科技文化进步,对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和工业生产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上世纪70年代,随着越南战争逐步结束、中美关系趋向缓和、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三线建设基本不再投入新项目,进入了搞好续建和配套工程的后期阶段。

到了1980年,国家经济战略方针实行重大转变,三线建设基本结束,但所积累的发展后劲,直到今天仍然有力。

50年前产出攀钢第一炉铁水的一号高炉,经过了几代的技术革新,现在仍在生产。攀钢生产的含钒百米钢轨,作为国内唯一获得“国家出口免检”证书的顶级钢轨,被广泛应用在京津城际铁路、青藏铁路等重点工程项目,还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助力中国高铁走向世界。

直到今天,说起年轻时干过的那番事业,李身钊依然感到自豪:“攀枝花的建设经验相当宝贵,这是靠着国家的创业精神建设起来的。”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TI YU BU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安工程大学体育部 版权所有
陕ICP备0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