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总体要求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精神,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基本标准》)要求,着力解决全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省教育厅将于今年上半年组织专家对高校体育工作进行检查评估。为了做好迎评促建工作,确保专家组进校工作顺利开展,依照省教育厅《基本标准》达标情况评估流程,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西安工程大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专项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机构
学校成立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达标情况专项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专项评估评建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评建办公室”),评建办公室设在体育部,具体负责评建的日常事务。
(一)领导小组
组长: 黄新波
成员:薛海红、殷永建、赵小峰、万明、仝攀瑞、黄海峙、褚琳、王劲伟、左志锋、杨恩科、王志、王晓先、张萍
工作职责:
1. 领导、部署、组织实施学校体育专项评估评建工作;
2. 审核、指导体育专项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的落实;
3. 讨论和决定体育专项评估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事项。
(二)评建办公室
 主 任:薛海红
副主任:李志翔(常务)、赵小惠、张慧、刘群力
成 员:赵彩凤、李 红、孙 敏、冯宏伟、刘忠举、
钱雪芹、胡 永、刘 卢、张小军、王明云
主要职责:负责制定专项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分解专项评估评建工作任务,指导和监督各工作组做好各项评建工作;负责专项评估评建材料及数据的准备、整理及相关专项评估报告;负责迎评工作安排和整改工作安排。
为细化、落实体育专项评估的各项任务,评估办公室下设4个工作组:
1.专项评估自评报告工作组
组 长:冯宏伟
成 员:孙 敏、刘 卢
工作职责:负责撰写《西安工程大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专项评估工作自评报告》和《陕西省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情况报表》。
2. 数据材料工作组
组 长:刘忠举
成 员:赵彩凤、张小军、钱雪芹
工作职责:负责制定工作流程,分解、布置、落实专项评估工作任务,收集、汇总、整理所需评估材料;任务分解、落实、审查相关数据,做好统计填报工作;负责准备专家进校所需支撑材料、评估专家的案头材料;完成评估汇报材料;完成查阅材料的准备;起草西安工程大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专项评估整改工作报告。
3. 综合协调组
组 长:胡 永
成 员:李 红、王明云
工作职责:负责评估专家进校期间会议安排、走访引导、查阅材料、交通和生活安排以及与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和督办工作。
4. 自评专家组
组长和成员:校内及校外专家若干名。
工作职责:讨论审查西安工程大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专项评估工作自评报告和专家汇报材料、支撑材料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2017年3月10日前):启动阶段
1. 学校召开专项评估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专项评估工作。(2017年3月10日前)
2. 制定西安工程大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专项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填报陕西省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情况报表等相关材料,上报省教育厅。(2017年3月10日前)
第二阶段(2017年3月31日前):数据采集汇总整理阶段
1. 学校各相关部门按照“专项评估任务分解表”所列任务要求将支撑材料报评建办公室。(2017年3月20日前)
2. 数据材料工作组按照《基本标准》达标情况专项评估指标体系的考察点内容,分解、收集、整理汇总形成支撑材料。(2017年3月31日前)
3. 形成《自评报告》初稿和评估汇报材料。(2017年3月31日前)
第三阶段(2017年4月10日前):自查和自评阶段
1. 自查专项评估工作完成情况,评建办公室负责检查。(2017年4月5日前)
2. 校内校外自评专家组进行自评。(2017年4月10日前)
第四阶段(2017年4月15日前):材料完善阶段
查漏补缺,修改完善《自评报告》,完善支撑材料和评估汇报材料。(2017年4月15日前)
第五阶段(时间待定):专家进校考察阶段
制定详细的专家进校考察工作方案。根据学校迎评工作方案按计划、按要求做好专家进校考察期间的各项工作。
第六阶段(时间待定):整改和落实阶段
根据评估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制定《西安工程大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专项评估工作整改工作报告》,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省教育厅对高校体育工作专项评估的重要意义,以接受评估工作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严格管理制度和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真正把“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
(二)严格责任落实。建立以一把手为责任人的评建工作班子,认真组织和动员本单位教职工积极参与,重在将评建任务落实到平时教学工作的所有环节,重视平时教学制度、教学行为、教学过程的精细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做好评估各阶段工作任务落实的督导和检查,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和专家进校评估工作顺利进行。
(三)做好协同配合。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行全面、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发动,各相关单位和评建办公室要相互配合、通力合作、齐心协力做好体育专项评估准备工作。
(四)强化整改落实。落实整改、正向激励,专项评估工作结束后,学校在积极落实整改的同时,将组织评选和表彰奖励在专项评估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附件1
西安工程大学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专项评估指标体系任务分解表
(依据教育部教体艺〔2014〕4号令《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和陕教体办〔2016〕52号、陕教体办〔2017〕3号制定)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序号  | 
   考察点  | 
   考察依据  | 
   分值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一、学校体育工作规划与发展  | 
   (一)全面贯彻党的方针  | 
   1  | 
   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各项工作(学校年度计划有学校体育工作内容)  | 
   学校有关文件  | 
   1  | 
   党政办公室  | 
   体育部  | 
  
  
   2  | 
   有计划、有制度、有保障地促进学校德智体美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  | 
   学校有关文件  | 
   1  | 
   教务处  | 
   体育部  | 
  
  
   (二)统筹规划学校体育发展  | 
   3  | 
   把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健康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  | 
   学校有关文件  | 
   1  | 
   发展规划处  | 
   体育部  | 
  
  
   4  | 
   有工作目标、具体任务、保障措施和责任分工明确的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并落实各项工作  | 
   学校有关文件  | 
   1  | 
   体育部  | 
   体育部  | 
  
  
   (三)机构设置  | 
   5  | 
   学校各有关部门积极协同配合,合理分工,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制  | 
   学校有关文件  | 
   1  | 
   党政办公室  | 
   体育部  | 
  
  
   6  | 
   实行学校领导分管负责制(或体育工作委员会制)  | 
   学校有关文件  | 
   1  | 
   党政办公室  | 
   体育部  | 
  
  
   7  | 
   每年召开1次以上体育工作专题会议,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 
   体育部有关 活动记录  | 
   0.5  | 
   体育部  | 
    | 
  
  
   8  | 
   设置独立的体育工作部门  | 
   学校有关文件  | 
   1  | 
   人事处  | 
   体育部  | 
  
  
   9  | 
   机构健全,配备有专职干部或工作人员,满足教学的教辅人员  | 
   教职工编制文件  | 
   0.5  | 
   人事处  | 
   体育部  | 
  
  
   处级干部编制文件  | 
   组织部  | 
  
  
   (四)工作管理  | 
   10  | 
   制订体育改革发展、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竞赛活动、社会服务等相关工作规范文件  | 
   体育部管理文件  | 
   1  | 
   体育部  | 
    | 
  
  
   11  | 
   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机制,并纳入综合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 
   教师考核文件  | 
   1  | 
   人事处  | 
   体育部  | 
  
  
   教学管理文件  | 
   教务处  | 
  
  
   二、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  | 
   (五)课程教学  | 
   12  | 
   一、二年级本科学生体育必修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学生不少于108学时)  | 
   学校教学文件  | 
   3  | 
   教务处  | 
   体育部  | 
  
  
   13  | 
   每周安排体育课不少于2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  | 
   学校教学文件  | 
   3  | 
   教务处  | 
   体育部  | 
  
  
   14  | 
   为其他年级专科生、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选修课成绩计入学生学分  | 
   学校教学文件  | 
   3  | 
   教务处  | 
   体育部  | 
  
  
   15  | 
   每节体育课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  | 
   学校教学文件  | 
   3  | 
   教务处  | 
   体育部  | 
  
  
   (六)课程改革  | 
   16  | 
   开设不少于15门的体育(选修)项目  | 
   学校教学文件  | 
   3  | 
   教务处  | 
   体育部  | 
  
  
   17  | 
   每节体育课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反映学生心肺功能的素质锻炼项目占考试分数的权重不得少于30%  | 
   体育教学大纲  | 
   3  | 
   体育部  | 
    | 
  
  
   18  | 
   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会至少两项体育锻炼项目  | 
   体育教学大纲  | 
   3  | 
   体育部  | 
    | 
  
  
   19  | 
   具有(校级及以上)课程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  | 
   学校有关文件  | 
   3  | 
   体育部  | 
    | 
  
  
   (七)教学方式  | 
   20  | 
   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增强体育教学的吸引力、特色性和实效性  | 
   体育部有关材料  | 
   2  | 
   体育部  | 
    | 
  
  
   21  | 
   建立体育教研、科研制度,形成高水平研究团队  | 
   体育部有关材料  | 
   2  | 
   体育部  | 
    | 
  
  
   22  | 
   有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教学质量、课余训练、体育文化水平的教学内容  | 
   体育部有关材料  | 
   2  | 
   体育部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序号  | 
   考察点  | 
   考察依据  | 
   分值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三、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  | 
   (八)课外体育活动  | 
   23  | 
   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实践)教学计划  | 
   学校有关文件  | 
   1  | 
   校团委  | 
   体育部  | 
  
  
   24  | 
   设置不少于15个锻炼(运动)项目  | 
   体育部有关材料  | 
   2  | 
   体育部  | 
    | 
  
  
   25  | 
   组织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  | 
   学校有关材料  | 
   1  | 
   校团委 体育部  | 
   体育部  | 
  
  
   26  | 
   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 
   学校有关材料  | 
   1  | 
   校团委 体育部  | 
   体育部  | 
  
  
   (九)运动会体育节  | 
   27  | 
   学校每年组织春或秋季综合性学生运动会(或体育文化节)参与运动会的学生达到50%以上  | 
   校团委体育部有关材料  | 
   2  | 
   校团委 体育部  | 
   体育部  | 
  
  
   28  | 
   组织校内体育比赛,支持院系、专业或班级学生开展体育竞赛和交流等活动  | 
   体育部有关材料  | 
   2  | 
   体育部  | 
    | 
  
  
   (十)运动队建设  | 
   29  | 
   学校常年开展运动队业余训练(篮、排、足、田径为必备项目)  | 
   体育部有关材料  | 
   2  | 
   体育部  | 
    | 
  
  
   30  | 
   全年参加省级及省级以上体育竞赛  | 
   体育部有关材料  | 
   2  | 
   体育部  | 
    | 
  
  
   (十一)文化建设  | 
   31  | 
   学校成立不少于20个学生体育社团,且定期开展活动  | 
   学校有关材料  | 
   2  | 
   校团委  | 
   体育部  | 
  
  
   32  | 
   开展校际间交流合作(校际间活动)  | 
   体育部有关材料  | 
   1  | 
   体育部  | 
    | 
  
  
   33  | 
   利用公告栏和校园网,每学期通报一次学生体育活动情况  | 
   宣传部有关材料  | 
   1  | 
   宣传部  | 
   体育部  | 
  
  
   (十二)社会服务  | 
   34  | 
   体育教师适度参与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的组织、裁判等社会实践工作  | 
   体育部有关材料  | 
   1  | 
   体育部  | 
    | 
  
  
   35  | 
   体育教师指导中小学体育教学、训练、课外体育活动等,为基础教育服务活动  | 
   体育部有关材料  | 
   1  | 
   体育部  | 
    | 
  
  
   36  | 
   学校师生为政府及社会举办的体育活动提供志愿服务  | 
   体育部有关材料  | 
   1  | 
   体育部  | 
    | 
  
  
   四、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  | 
   (十三)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 
   37  |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 
   学校有关文件  | 
   0.5  | 
   体育部  | 
   体育部  | 
  
  
   38  | 
   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完善工作条件  | 
   体育部体测管理办法  | 
   0.5  | 
   体育部  | 
    | 
  
  
   39  | 
   妥善保存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原始数据  | 
   体育部有关材料  | 
   0.5  | 
   体育部  | 
    | 
  
  
   40  | 
   按国家要求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  | 
   体育部有关材料  | 
   0.5  | 
   体育部  | 
    | 
  
  
   41  | 
   每年完成学生体质健康年度报告,在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  | 
   体育部有关材料  | 
   0.5  | 
   体育部  | 
    | 
  
  
   (十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 
   42  | 
   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综合考评、评优、评先、评奖的重要依据  | 
   学校有关材料  | 
   1  | 
   学工部(处)  | 
   体育部  | 
  
  
   43  | 
   学校层面颁布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毕业时按结业处理的文件  | 
   学校有关材料  | 
   2  | 
   教务处  | 
   体育部  | 
  
  
   44  | 
   毕业年级学生测试成绩及格率须达95%以上  | 
   体测统计数据  | 
   2  | 
   体育部  | 
    | 
  
  
   (十五)测试评价  | 
   45  |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 
   学校有关文件  | 
   1  | 
   教务处 学工部(处)  | 
   体育部  | 
  
  
   46  | 
   将体质健康状况、体育课成绩、参与体育活动等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并形成制度  | 
   学校有关文件  | 
   1  | 
   学工部(处)  | 
   体育部  | 
  
  
   47  | 
   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动态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  | 
   体测分析报告  | 
   0.5  | 
   体育部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序号  | 
   考察点  | 
   考察依据  | 
   分值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五、基础能力建设与保障  | 
   (十六)保障机制  | 
   48  | 
   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并有测算依据  | 
   学校有关文件  | 
   4  | 
   财务处  | 
   体育部  | 
  
  
   49  | 
   学校体育工作经费与学校教育事业经费同步增长  | 
   学校有关文件  | 
   3  | 
   财务处  | 
   体育部  | 
  
  
   50  | 
   加强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伤害预防和风险管理,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制  | 
   学校有关文件  | 
   2  | 
   学工部(处)  | 
   体育部  | 
  
  
   51  | 
   建立健全校园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 
   学校有关文件  | 
   2  | 
   学工部(处)体育部  | 
   体育部  | 
  
  
   (十七)师资建设  | 
   52  | 
   合理配备体育教师,生师比(含流动编制)达到国家要求  | 
   学校有关文件  | 
   2  | 
   人事处  | 
   体育部  | 
  
  
   53  | 
   体育教师年龄、专业、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  | 
   体育部有关材料  | 
   2  | 
   体育部  | 
    | 
  
  
   54  | 
   健全体育教师职称评定、学术评价、岗位聘任和学习进修等制度  | 
   学校有关文件  | 
   2  | 
   人事处  | 
   体育部  | 
  
  
   55  | 
   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竞赛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质测试等工作纳入教师工作量  | 
   课外训练补助  | 
   2  | 
   人事处  | 
   体育部  | 
  
  
   教师工作量  | 
  
  
   教务处  | 
  
  
   56  | 
   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标准一致,落实教师每年服装费  | 
   服装费标准  | 
   2  | 
   人事处  | 
   体育部  | 
  
  
   教师工作量  | 
   教务处  | 
  
  
   (十八)场地器材  | 
   57  | 
   体育场馆、设施符合国家配备、安全和质量标准  | 
   学校有关文件  | 
   3  | 
   国资处  | 
   体育部  | 
  
  
   58  | 
   体育场馆、设施管理规范,及时维护,确保安全运行  | 
   体育部管理文件  | 
   2  | 
   体育部  | 
    | 
  
  
   59  | 
   每年足额购置合格体育器材  | 
   体育部有关材料  | 
   2  | 
   体育部  | 
    | 
  
  
   60  | 
   课余和节假日体育场馆向学生开放  | 
   体育部管理文件  | 
   2  | 
   体育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