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部
西安工程大学关于举办第41届田径运动会的通知   
学校首页首页体育部概况体育教学体育科研体育竞赛户外运动体质监测党群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体质监测>>健康指导中心>>身体健康指导>>正文

运动损伤的常规处理方法
2007-10-17 15:33   审核人:

运动损伤的常规处理方法

伤后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掌握简易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中学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都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冷热疗法

冷热疗法是运用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理因子刺激,进行治疗的一种物理疗法。

1、冷敷法:冷敷能降低局部组织温度,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抑制神经的感觉,具有止血、镇痛、防止或减轻肿胀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伤后立即使用,冷敷后应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

冷敷时一般使用冰袋或寒冷气雾剂。冰袋或用冰块装入塑料袋内作伤部冷敷约20min;若用寒冷气雾剂作局部喷布冷敷时(面部不宜采用),喷射出的细流应与皮肤垂直,瓶口距皮肤约20~30cm,每次约10s,不可喷射这多,以防发生冻伤。如条件限制,也可用冷水毛巾置于伤部,2~3min更换一次。

2、热疗:热疗包括热敷、红外线照射等,它能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和淋巴循环,提高组织的新陈代谢,解除肌肉痉挛,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具有消肿、解痉、减少粘连和促进愈合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后期和慢性损伤的治疗。

热敷时一般采用热水袋或热水毛巾,每天1~2次,每次20~30min。毛巾无热感时要立即更换,热敷的温度要适当,以防发生烫伤。红外线照射治疗时,先把红外线灯预热2~5min,然后把红外线灯移向伤部的上方或侧方,灯距一般为30~50cm,照射剂量以伤员有舒适热感、皮肤出现桃红色均匀红斑为度。如伤员自觉温度过高时要适当增大灯距,汗液应擦去。每天1~2次,每次15~30min。

二、按摩疗法

按摩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重要方法,不仅疗效显著,而且经济、简便、易懂、易学、易于推广,只要使用方法得当,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

三、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以杯罐为工具,借热力排去罐内的空气,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或穴位上,引起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及皮下郁血,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多用于陈旧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

1、火罐的选择:目前最常用的是大小不同的竹罐和玻璃罐。拔罐时,要根据不同部位选择适宜的火罐。一般而言,而积大、肌肉厚的部位,宜用大或中罐;面积小、肌肉薄的部位,宜用小罐。

2、点火的方法:最常用的最投火法和闪火法。

投火法是把小纸片或酒精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把罐扣压在应拔罐的部位上。此法只适宜于侧面横拔,以免已燃的纸片或酒精棉球掉在皮肤上而引起烫伤。

闪火法是用镊子夹住点燃的酒精棉球或纸片,伸入罐内沿罐壁中段绕一圈后迅速抽出,立即把罐扣压在应拔罐的部位上。

3、留罐的时间:要根据罐的大小及吸力的强弱而定。罐大、吸力强的可拔3~5min;罐小、吸力弱的可拔10~20min。天气寒冷时,留罐时间可稍延长;天气炎热时,留罐时间宜缩短,以免出现水泡。

4、起罐的方法:一手扶住罐身,另一手的手指按压罐口边的皮肤,将罐搬斜,使空气进入罐内,罐即自然脱落。不可硬拉或旋转,以防损伤皮肢。

5、注意事项:患者体位要舒适;拔罐时动作要快、准、稳;拔罐的部位一般选择在肌肉厚、富有弹性的部位,毛发和骨骼凹凸处不宜使用,以免掉罐;皮肤有溃疡、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四、中药疗法

中药治疗跌打损伤,有着独特、系统的治疗法则和丰富多样的治疗方法,具有内外兼治、价廉简便、疗效显著的特点。

中医治疗创伤时有各种外治和内治方剂,前者有各种外敷药、外搽药、渗透药、膏药和熏洗熏药,后者有各种丸剂、散剂、丹剂、酒剂和汤剂。近些年又研制了各种针剂与直流电导入药等。现介绍几种外用方剂,以供选用。

五、针灸疗法

针灸方法较多,常用的是毫针法和灸法

1、毫针法:毫针是最常用的针具,由不锈钢或合金制成。通过针刺人体穴位并给以一定量的刺激,可以“通其经络,调其气血”,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据统计约对100多种疾病有明显疗效。进针后,患者自觉在针刺部位出现酸、胀、重的感觉,称为“得气”或“针感”。实践证明,针感的有无及强弱,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一般地说,“得气”迅速效果好,“得气”慢效果差,无“得气”则可能无效。

针刺深度应根据年龄、体质、部位和病情而定,一般以既有针感而又不伤及脏器为原则。留针时间约15~30min。出针时,先用左手拇、食指持棉球按压在针旁皮肤上,右手持针轻策捻转并上提至皮下,稍停后随即出针,并用清毒棉球按压皮肤针孔,以防出血。

2、灸法:把艾绒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在一定的穴位上进行熏灼,给以一定的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常用的有隔姜灸、温和灸、雀啄灸和温针灸等,在运动损伤中多用于治疗陈旧性或慢性软组织损伤。

六、保持支持带的应用

正确使用保持支持带,能促进损伤组织愈合和防止再伤。使用保持支持带的原则,是使关节能固定于相对适宜的位置,受伤组织不再受到牵扯,活动时不使疼痛加重。常用的保护支持带有各种护具(护膝、护踝、护肘、护腕、宽带腰围等)、粘膏、弹力绷带和纱布绷带等。

七、伤后康复训练

1、康复训练的意义:合理安排伤后康复训练,可保持运动员已获得的良好训练状态,一旦伤愈后就能立即投入正常训练,缩短伤后重新参加训练的时间;防止因伤后停止训练而引起的各种病症,如神经衰弱、胃扩张、胃肠功能紊乱等;运动损伤常与技术动作密切有关,康复训练中局部不安排受伤动作的练习,保证损伤组强的修复,避免再次受伤;伤后康复训练可改善伤部组织的营养和代谢,促进组织修复,减少粘连,防止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加强关节的稳定性与适应性。此外,还可防止因伤后停止训练引起体重增加,这对体操、举重等运动员尤为重要。

2、康复训练的原则

(1)首先是尽量保持全身和未伤部位的训练,例如一侧肢体受伤时锻炼对侧肢体,上肢受伤时锻炼下肢,立位练习受限制时可进行坐位或卧位练习等,避免伤后各器官系统功能状态和健康状况下降。但应注意负担量要适当,不可单纯以加大未伤部位的训练量来代替已伤部位的负荷。

(2)其次,对已伤部位要合理安排锻炼内容和负荷量,做到循序渐进、个别对待和分期进行。急性损伤的早期,伤区可暂不活动,以免肿胀和疼痛加重;急性症状减轻后,在不引起疼痛或疼痛明显加重的情况下,应及早开始活动,进行功能锻炼。一般地说,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在受伤24h~48h后可开始功能锻炼,轻伤无明显肿胀者可提早些;损伤较重,肿胀显著者可稍晚些。基本痊愈后,才能参加正常训练。对慢性损伤和劳损,在安排伤后训练时必须先了解损伤的性质、程度和受伤机理,以及局部组织的鲜剖生理特点,然后再决定康复训练的形式、内容和局部负担量,从对伤情影响较轻的动作开始,逐步过渡到专项训练,要注意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负荷量的大小,以练习后无明显疼痛,次日原有症状未见加重为宜,一般约5~6天后若无不良反应,才可考虑适当增加负荷量。

(3)功能锻炼主要是加强伤部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的练习,促进肌肉和关节功能的恢复。在练习内容和方式上,要把原动肌与对抗肌、大肌群与小肌群的锻炼、静力性练习与动力性练习、力量性练习与柔韧性练习密切结合。一般是先以静力性练习开始,逐渐结合动力性练习;由不负重练习,逐渐增加负重练习。最后,要加强伤后康复训练的医务监督,每次训练都要做好准备活动,伤部要使用保护支持带,训练前、后进行按摩,密切观察伤部反应,及时调整负荷量和练习内容。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TI YU BU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安工程大学体育部 版权所有
陕ICP备022000